【成語意思】:不穿長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邊幅的樣子,性情灑脫,不拘小節。
【成語來源】:唐·杜光庭《虬髯客傳》:“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p>
【成語拼音】:bù shān bù lǚ
【成語聲母】:BSBL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不衫不履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多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含貶義,通常指不拘小節的外表或行為。
【不衫不履的近義詞】:不修邊幅、不拘小節
【不衫不履的反義詞】:衣冠楚楚、規行矩步
【成語例子】:這個人總是不衫不履的,不管別人怎么想。(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成語接龍】:
不衫不履 → 履薄臨深 → 深惡痛恨 → 恨五罵六 → 六通四達 → 達官要人 → 人面獸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云駕霧 → 霧慘云愁 → 愁云慘霧 → 霧閣云窗 → 窗明幾凈 → 凈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