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三頭六臂: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
【成語來源】: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三頭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撲帝鐘。”
【成語拼音】:sān tóu liù bì
【成語聲母】:STLB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三頭六臂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人能力超凡。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
【三頭六臂的近義詞】:神通廣大、力大無窮
【三頭六臂的反義詞】:一無所長、黔驢技窮
【成語例子】:在這場比賽中,他的表現真是三頭六臂,幾乎無所不能,令人刮目相看。
【成語接龍】:
三頭六臂 → 臂如青銅 → 銅墻鐵壁 → 壁壘森嚴 → 嚴陣以待 → 待時而動 → 動人心弦 → 弦外之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難免 → 免于災禍 → 禍福無門 → 門可羅雀 → 雀屏中選 → 選賢任能 → 能言善辯 → 辯才無礙 → 礙手礙腳 → 腳踏實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