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斗筲之器:筲是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氣量狹窄、見識(shí)短淺的人。
【成語來源】: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成語拼音】:dǒu shāo zhī qì
【成語聲母】:DSZQ
【成語年代】:先秦成語
【用法分析】:斗筲之器作主語、賓語,含貶義;常用于形容人的氣量和見識(shí)。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斗筲之器的近義詞】:斗筲之輩、斗筲之人
【斗筲之器的反義詞】:豁達(dá)大度
【成語例子】:今照奸臣秦檜,斗筲之器,閭閭小人。(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
【成語接龍】:
斗筲之器 → 器滿則覆 → 覆地翻天 → 天衣無縫 → 縫衣淺帶 → 帶水拖泥 → 泥牛入海 → 海說神聊 → 聊以解嘲 → 嘲風(fēng)詠月 → 月黑風(fēng)高 → 高高在上 → 上下其手 → 手疾眼快 → 快馬加鞭 → 鞭長(zhǎng)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獸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fēng)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云駕霧 → 霧慘云愁 → 愁云慘霧 → 霧閣云窗 → 窗明幾凈 → 凈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