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閂門閉戶:指閉門自守,不與外界交往。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或家庭封閉自己的心靈和生活,通常源于對外界的恐懼或不信任。
【成語來源】:清·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過晚膳,不坐馬匹,帶了八個排軍徒步悄悄同行,至半個時辰已到了天王廟。將已二更時候,左右人家多已閂門閉戶,庭園寂靜無聲。”
【成語拼音】:shuān mén bì hù
【成語聲母】:SMBH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用法分析】:閂門閉戶作謂語、賓語、定語;常用于形容冷清的場面或描述人們對外界的封閉態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帶有負面含義,通常用于批評過于保守或固執己見的人。
【閂門閉戶的近義詞】:關門閉戶、閉戶關門
【閂門閉戶的反義詞】:門戶開放
【成語例子】:由于擔心受到騷擾,他很早就閂門閉戶了。
【成語接龍】:
閂門閉戶 → 戶樞不蠹 → 蠹魚之害 → 害群之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 → 就事論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進 → 進退維谷 → 谷神不死 → 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