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視為畏途:把某事物看作可怕的、危險的道路;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而不敢去嘗試。
【成語來源】:戰國·莊子《莊子·達生》:“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成語拼音】:shì wéi wèi tú
【成語聲母】:SWWT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視為畏途作謂語,含貶義;用于形容對某事物的恐懼和退縮。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視為畏途的近義詞】:望而生畏、望而卻步
【視為畏途的反義詞】:奮不顧身、視死如歸
【成語例子】:近來刑部,因批駁嚴,參罰重,縉紳中視為畏途。(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成語接龍】:
視為畏途 → 畏首畏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輕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股懸梁 → 梁上君子 → 子虛烏有 → 有口皆碑 → 碑林墨海 → 海闊天空 → 空前絕后 → 后來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顰學步 → 步步為營 → 營營逐逐 → 逐鹿中原 → 原形畢露 → 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