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疾不可為:病已不可醫(yī)治,比喻已到了絕境。
【成語來源】:《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成語拼音】:jí bù kě wéi
【成語聲母】:JBKW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疾不可為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常用于形容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疾不可為的近義詞】: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疾不可為的反義詞】:藥到病除
【成語例子】:巧娘曰:“疾不可為,魂已離舍。”(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巧娘》)
【成語接龍】:
疾不可為 → 為所欲為 → 為人處世 → 世外桃源 → 源遠(yuǎn)流長 → 長驅(qū)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yáng)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