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種安排或條件,通常用于形容自愿參與某項活動或接受某種挑戰。
【成語來源】:該成語源于中國古代智者姜子牙的故事,最早見于《史記·齊太公世家》,描述了姜子牙在渭水邊釣魚時使用直鉤而不掛魚餌,寓意等待有志之士自愿上鉤。
【成語拼音】:jiāng tàigōng diàoyú, yuànzhě shànggōu
【成語聲母】:JTGDY,YZSG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可作賓語、定語,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自愿參與的態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六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強調自愿和選擇的自由。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近義詞】:自愿參與、心甘情愿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反義詞】:被迫參與、強制接受
【成語例子】:在這次項目中,只有那些真正感興趣的人才會參與,正如“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成語接龍】: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愿者上鉤 → 鉤心斗角 → 角逐之地 → 地久天長 → 長驅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