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悖入悖出:指以不正當手段得來的財物,最終也會被人用不正當手段奪去或胡亂花掉。
【成語來源】:《禮記·大學》:“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成語拼音】:bèi rù bèi chū
【成語聲母】:BRBC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悖入悖出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悖入悖出的近義詞】:因果報應
【悖入悖出的反義詞】:正當得財
【成語例子】:訴者多矣。神以為悖入悖出,自作之愆;殺人人殺,相酬之道,置不為理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
【成語接龍】:
悖入悖出 → 出言有信 → 信口雌黃 → 黃粱美夢 → 夢寐以求 → 求之不得 → 得心應手 → 手無寸鐵 → 鐵石心腸 → 腸斷心傷 → 傷天害理 → 理直氣壯 → 壯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