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褒貶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成語來源】: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準格?!?/p>
【成語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成語聲母】:BBYD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褒貶與奪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褒貶與奪的近義詞】:褒善貶惡、評頭論足
【褒貶與奪的反義詞】:無所作為、置之不理
【成語例子】: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貶與奪,誠一時之俊也。(晉·祖逖傳)
【成語接龍】:
褒貶與奪 → 奪人所好 → 好逸惡勞 → 勞心勞力 → 力挽狂瀾 → 瀾翻波涌 → 涌泉相報
奪眶而出 → 出公忘私 → 私房關目 → 目注心凝 → 凝脂點漆 → 漆女憂魯 → 魯魚亥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