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半部《論語》治天下:指只需掌握《論語》的部分內容,就能有效治理國家。強調儒家經典的智慧和重要性。
【成語來源】:該說法源于北宋宰相趙普的傳說,最早見于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其中提到趙普以《論語》輔佐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
【成語拼音】:bàn bù lùn yǔ zhì tiān xià
【成語聲母】:BBLYZTX
【成語年代】:宋代成語
【用法分析】:半部《論語》治天下作賓語、定語;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六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用于贊揚儒家思想的價值。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近義詞】:以儒治國、以文治國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反義詞】:無所作為、無能治理
【成語例子】:在古代,許多士人都相信“半部《論語》治天下”,認為只要學習儒家經典,就能成為優秀的治理者。
【成語接龍】:
半部《論語》治天下 → 治國安民 → 民生幸福 → 福澤綿長 → 長久之計 → 計日而待 → 待時而動 → 動如脫兔 → 兔起鶻落 → 落地生根 → 根深蒂固 → 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