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邦國殄瘁:形容國家病困,陷于絕境。
【成語來源】:《詩經(jīng)·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成語拼音】:bāng guó tiǎn cuì
【成語聲母】:BGT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邦國殄瘁作賓語,含有貶義;常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邦國殄瘁的近義詞】:國破家亡、山河破碎
【邦國殄瘁的反義詞】:國泰民安、安居樂業(yè)
【成語例子】: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國家經(jīng)歷了興衰更替,最終都曾面臨邦國殄瘁的境地。
【成語接龍】:
邦國殄瘁 → 瘁而不怠 → 怠惰成性 → 性命交關(guān) → 關(guān)山難越 → 越俎代庖 → 庖丁解牛 → 牛鬼蛇神 → 神機(jī)妙算 → 算無遺策 → 策馬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