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遲疑不定:形容做事或決策時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成語來源】:《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碧啤た追f達疏:“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則不告?!?/p>
【成語拼音】:chí yí bù dìng
【成語聲母】:CYBD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遲疑不定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描述人們在決策時的猶豫狀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遲疑不定的近義詞】: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遲疑不定的反義詞】:當機立斷、毫不猶豫
【成語例子】:在面對重要選擇時,他的神色顯得遲疑不定,令人擔憂。
【成語接龍】:
遲疑不定 → 定海神針 → 針鋒相對 → 對牛彈琴 → 琴瑟和鳴 → 鳴鳳朝陽 → 陽春白雪 → 雪中送炭 → 炭火無情 → 情同手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心所向 → 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