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拔葵啖棗: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棗子。比喻小偷小摸。
【成語來源】:唐·獨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呂諲謚議》:“闔境無拔葵啖棗之盜,而楚人到于今猶歌詠之。”
【成語拼音】:bá kuí dàn zǎo
【成語聲母】:BKDZ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拔葵啖棗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常用于描述人的品行。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拔葵啖棗的近義詞】:小偷小摸、偷雞摸狗
【拔葵啖棗的反義詞】:光明正大
【成語例子】:在這個社會中,拔葵啖棗的行為總是受到譴責,大家都希望能有一個誠實守信的環(huán)境。
【成語接龍】:
拔葵啖棗 → 棗下悲歌 → 歌舞升平 → 平步青云 → 云淡風輕 → 輕言細語 → 語重心長 → 長驅(qū)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道揚鑣 → 鑣不及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