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出詞吐氣:指談吐,形容說話的風(fēng)度和氣質(zhì)。
【成語來源】:宋·蘇軾《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經(jīng)百家說為歌詩,與揚(yáng)州豪俊交游,頭骨磽然,有古丈夫風(fēng)。其出詞吐氣,亦往往驚世俗。”
【成語拼音】:chū cí tǔ qì
【成語聲母】:CCTQ
【成語年代】:宋代成語
【用法分析】:出詞吐氣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出詞吐氣的近義詞】:談吐、出詞吐語
【出詞吐氣的反義詞】:言辭粗俗
【成語例子】:高贊又問起家世,錢青一一對答,出詞吐氣,十分溫雅。(《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成語接龍】:
出詞吐氣 → 氣宇軒昂 → 昂首闊步 → 步步高升 → 升堂入室 → 室如懸磬 → 磬音清越 → 越俎代庖 → 庖丁解牛 → 牛鬼蛇神 → 神機(jī)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