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懲前毖后:懲戒過去的錯誤,以警惕未來,避免再犯。
【成語來源】:出自《詩經·周頌·小毖》,原文為“予其懲而毖后患”。
【成語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成語聲母】:CQBH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懲前毖后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含有警示和教育的意味。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強調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
【懲前毖后的近義詞】:小懲大誡、前車之鑒
【懲前毖后的反義詞】:重蹈覆轍
【成語例子】:周成王在經歷了管叔、蔡叔的叛亂后,深刻反省,表示要“懲前毖后”,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成語接龍】:
懲前毖后 → 后來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顰學步 → 步步為營 → 營營逐逐 → 逐字逐句 → 句句在耳 → 耳目一新 → 新陳代謝 → 謝天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