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殘編裂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成語來源】: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于載籍。”
【成語拼音】:cán biān liè jiǎn
【成語聲母】:CBLJ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殘編裂簡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殘編裂簡的近義詞】:斷編殘簡、殘篇斷簡
【殘編裂簡的反義詞】:完好無損
【成語例子】:古籍的保存狀況堪憂,許多書籍都成了殘編裂簡,難以完整閱讀。
【成語接龍】:
殘編裂簡 → 簡明扼要 → 要言不煩 → 煩言碎語 → 語重心長 → 長篇大論 → 論功行賞 → 賞心悅目 → 目無全牛 → 牛鬼蛇神 → 神機(jī)妙算 → 算無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