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楚囚相對:原指春秋時期被俘的楚國人鐘儀與同伴相對悲泣,后用以形容人們遭遇國難或其他變故,相對無策,徒然悲傷。
【成語來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成語拼音】:chǔ qiú xiāng duì
【成語聲母】:CQXD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楚囚相對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形容在困境中無計可施的狀態(tài)。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楚囚相對的近義詞】:楚囚對泣
【楚囚相對的反義詞】:談笑自若
【成語例子】:夫和婦楚囚相對,血淚滿襟臆。(明·徐復祚《紅梨記憶友》)
【成語接龍】:
楚囚相對 → 對癥下藥 → 藥石之言 → 言傳身教 → 教無類 → 類見類聚 → 聚沙成塔 → 塔尖之上 → 上行下效 → 效顰學步 → 步步為營 → 營營逐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