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不成體統: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成語來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成語拼音】:bù chéng tǐ tǒng
【成語聲母】:BCTT
【成語年代】:明代成語
【用法分析】:不成體統作謂語、補語;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行為不符合規矩。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指責不合規矩的行為。
【不成體統的近義詞】:不拘小節、放肆
【不成體統的反義詞】:規行矩步、循規蹈矩
【成語例子】: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不成體統。(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七回)
【成語接龍】:
不成體統 → 統籌兼顧 → 顧全大局 → 局勢嚴峻 → 峻工期緊 → 緊鑼密鼓 → 鼓舞人心 → 心心相印 → 印象深刻 → 刻不容緩 → 緩兵之計 → 計上心頭 → 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