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不打自招:原指沒有用刑就自我招供。比喻無意中泄露自己的過失或意圖。
【成語來源】: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三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成語拼音】:bù dǎ zì zhāo
【成語聲母】:BDZZ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不打自招作謂語、定語;常用于書面語,帶有貶義。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不打自招的近義詞】:自曝其短、欲蓋彌彰
【不打自招的反義詞】:屈打成招、隱忍不發
【成語例子】:在審訊中,他不打自招,反而讓警方更加懷疑他的動機。
【成語接龍】:
不打自招 → 招搖過市 → 市井小民 → 民不聊生 → 生龍活虎 → 虎頭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輕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進 → 進退維谷 → 谷神不死 → 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