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模棱:含糊、不明確;兩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指不表示明確的態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
【成語來源】:唐·歐陽修等《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成語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
【成語聲母】:MLLK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模棱兩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模棱兩可的近義詞】:不置可否、模棱兩端
【模棱兩可的反義詞】:旗幟鮮明
【成語例子】:在這個問題上,他的回答總是模棱兩可,讓人無法判斷他的真實意圖。
【成語接龍】:
模棱兩可 → 可有可無 → 無所適從 → 從容不迫 → 迫不及待 → 待人接物 → 物極必反 → 反復無常 → 常勝將軍 → 軍無斗志 → 志同道合 → 合浦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