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唇齒之邦: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與共。
【成語來源】:出自《三國志·魏志·鮑勛傳》:“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成語拼音】:chún chǐ zhī bāng
【成語聲母】:CCZB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唇齒之邦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唇齒之邦的近義詞】: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唇齒之邦的反義詞】:各自為政、相互隔絕
【成語例子】:吾與孫權唇齒之邦,不容不相援。(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成語接龍】:
唇齒之邦 → 邦交國 → 國泰民安 → 安居樂業 → 業精于勤 → 勤能補拙 → 拙于言辭 → 辭窮理屈 → 屈指可數 → 數一數二 → 二話不說 → 說一不二 → 二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