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垂頭塞耳:指故意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裝作不知道或不關(guān)心。
【成語來源】:《后漢書·殤帝紀(jì)》:“刺史垂頭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成語拼音】:chuí tóu sāi ěr
【成語聲母】:CTSE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垂頭塞耳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垂頭塞耳的近義詞】: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垂頭塞耳的反義詞】:耳聽八方、虛心納諫
【成語例子】: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dāng)盡匡贊之規(guī),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省事》)
【成語接龍】:
垂頭塞耳 → 耳目導(dǎo)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人之心 → 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