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形容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隨時準備應(yīng)對突發(fā)情況。
【成語來源】:唐·張固《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p>
【成語拼音】: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成語聲母】:ABLMJ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作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強調(diào)警惕和準備狀態(tài)。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七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的近義詞】:時刻警惕、隨時準備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的反義詞】:放松警惕、無所顧忌
【成語例子】:在戰(zhàn)斗中,士兵們必須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以應(yīng)對敵人的突襲。
【成語接龍】: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身心俱疲 → 疲于奔命 → 命途多舛 → 舛訛百出 → 出奇制勝 → 勝友如云 → 云淡風(fēng)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