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凜然的意思
“大義凜然”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à yì lǐn rán。其意思是形容為了公理正義,堅強不屈,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這個成語常用來描述那些胸懷正義、態(tài)度莊嚴、令人敬畏的人或行為。
成語解析:
- 大義:指正義、道義。
- 凜然:形容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
該成語出自宋代曹輔的《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原句為:“大義凜然,奮裙首倡。”這句話表達了在面對不公時,勇敢堅持正義的決心和氣概。
用法:
“大義凜然”通常用作狀語,含有褒義,適用于描述勇士、英雄等在困境中表現(xiàn)出的堅定和勇氣。例如,清代作家吳趼人在《痛史》中提到:“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一般的大義凜然,使宋室雖亡,猶有余榮。”這句話強調(diào)了在逆境中仍然保持正義感的精神。
近義詞:
- 臨危不懼
- 正氣浩然
反義詞:
- 奴顏婢膝
- 卑躬屈膝
“大義凜然”不僅是對正義的堅守,也是對勇氣和尊嚴的贊美,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中對道德和正義的重視。
大義凜然指的是什么人物
“大義凜然”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誘惑時,能夠堅守正義、勇敢行事,并表現(xiàn)出莊重和威嚴的態(tài)度。這個成語并不特指某一個人,但在歷史上,有幾位著名人物常常與之聯(lián)系在一起。
文天祥是最常被提及的“大義凜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因其在國家危難時刻的堅定立場和英勇行為而被后人銘記。文天祥在面對元軍的侵略時,毅然決然地組織義軍抗擊敵人,甚至在被俘后仍然拒絕投降,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展現(xiàn)了他為國捐軀的決心和忠誠。
顏真卿也是與“大義凜然”密切相關(guān)的人物。他在唐朝時期面對叛軍的威脅時,毫不畏懼,堅決拒絕了敵人的誘惑,最終為國捐軀。他的英勇事跡被后人傳頌,成為“大義凜然”精神的象征。
“大義凜然”不僅是對某一特定人物的稱贊,而是對那些在歷史上堅守正義、勇于擔當?shù)挠⑿廴宋锏墓餐澝溃绕涫俏奶煜楹皖佌媲涞热恕?/p>
大義凜然形容哪些人物
“大義凜然”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一個人由于胸懷正義而表現(xiàn)出莊嚴和令人敬畏的態(tài)度。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描述那些在面對困難和誘惑時,能夠堅守正義、勇敢行事的人物。
代表人物
1. 文天祥: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以其堅定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的精神著稱。他在被俘后拒絕投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展現(xiàn)了大義凜然的氣概。
2. 岳飛: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lǐng),以忠誠和勇敢著稱。他的“精忠報國”精神與“大義凜然”密切相關(guān),常被視為民族英雄的典范。
3. 林則徐:清朝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其在虎門銷煙的行動而聞名,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4. 劉胡蘭: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的女英雄,因其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為國捐軀的精神而被稱頌。
5. 江姐:在解放戰(zhàn)爭中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女英雄,體現(xiàn)了大義凜然的精神。
6. 趙一曼: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女英雄,以其英勇無畏和堅定的愛國情懷而受到尊敬。
這些人物不僅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成為了后人學習的榜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正義的執(zhí)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