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認定體檢不合格的情況
教師資格證認定體檢不合格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有特定病史或疾病未治愈者,如癲癇病、癔病、夜游癥、惡性腫瘤、嚴重血液病、嚴重神經官能癥、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
2. 某些疾病患者,例如器質性心臟病、各種結締組織疾病、大動脈炎、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病、肢端肥大癥等)并伴有并發癥者。
3. 特定身體條件不達標者,如身高不符合要求、嚴重的視力或聽力障礙、嚴重的口吃或嘶啞、面部畸形或明顯紋身等。
4. 某些情形下,如肺切除超過一葉、血壓異常并伴有器質性改變、青光眼或視網膜、視神經疾病(陳舊性或穩定性眼底病除外)、色盲或色弱(申請幼兒園、特殊教育或相關專業教師資格者)等。
5. 對于申請認定幼兒園教師資格的人員,增加了淋球菌、梅毒螺旋體、滴蟲、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念球菌)(后兩項指婦科)檢查項目。
6. 對于出現呼吸系統疑似癥狀者,需要增加胸片檢查項目。
如果體檢不合格,可以了解不合格的具體原因,并在教師資格合格證明有效期內(通常為三年)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治療相關疾病或進行復檢。各省的體檢標準可能存在差異,建議具體參考當地的教育行政部門發布的體檢標準。
教資體檢哪些視為不合格
教師資格體檢的不合格情況因地區而異,但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 各種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者,不合格。
2. 血壓超出正常范圍,或經藥物治療未達到合格范圍者,不合格。
3. 血液病,結核病未治愈者,不合格。
4. 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嚴重支氣管擴張、嚴重支氣管哮喘,不合格。
5. 各種急慢性肝炎及各類病因所致的肝硬化,不合格。
6. 各種腎臟疾病伴有腎功能不全者,不合格。
7. 糖尿病伴嚴重并發癥、尿崩癥、肢端肥大癥、甲亢伴嚴重凸眼且治療不佳者,不合格。
8. 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嚴重人格障礙、難治性強迫癥、癔癥等神經癥、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不合格。
9. 紅斑狼瘡、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大動脈炎,不合格。
10. 各種惡性腫瘤,不合格。
11. 視力或聽力嚴重受損,影響教學工作者,不合格。
12. 嚴重口吃,吐字不清,持續聲音嘶啞、失聲及口腔有生理缺陷并妨礙發音,不合格。
13. 嚴重下肢血管疾病影響站立或行走,不合格(經手術治愈者除外)。
14. 面部有較大面積疤痕、血管瘤、白癜風、色素痣或嚴重影響面容的疾病,不合格。
15. 對申請認定幼兒園教師資格人員,增加淋球菌、梅毒螺旋體、滴蟲、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念球菌)(后兩項指婦科)檢查項目,陽性為不合格。
具體的體檢標準和不合格情況可能會根據地區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建議參考當地最新的教師資格體檢標準。
教師資格證考了也沒用
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不僅對于個人職業發展有益,還能享受一些社會福利。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好處:
1. 職業資格:教師資格證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必備條件,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教育機構,都要求教師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
2. 教師編制:對于希望進入公立學校系統,成為編制內教師的人來說,教師資格證是一個基本的門檻。
3. 特崗教師:特崗教師招聘中,持有教師資格證可以作為加分項或必要條件。
4. 旅游優惠:在一些景區,持有教師資格證的游客可以享受門票折扣或免費優惠。
5. 國家補貼:根據相關政策,取得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可以領取國家給予的職業培訓補貼,如2000元的補貼。
6. 個稅扣除:根據個稅規定,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個稅。
7. 職業多樣化:教師資格證持有者在職業選擇上更為多樣化,可以應聘培訓機構、民辦學校等教育相關崗位,并且在應聘時可能會享有優先權。
8. 社會認可度:教師資格證作為國家認定的專業資格證書,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的認可度,有助于提升個人職業形象。
9. 職業發展:對于有意向長期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來說,教師資格證是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認為“教師資格證考了也沒用”的觀點并不準確。實際上,教師資格證對于希望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來說,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長遠價值。